第177章、中毒
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县令几乎都快给一群大小尼姑跪下了,她们才却不过县令的哀求,暂时停了下来,帮助医治百姓。
别奇怪为啥县令身为堂堂百里候,一县父母官,这么没有尊严,谁被锦衣卫的刀子架在脖子上,心里都不会安稳的。
这次叛乱波及北地数省(本来用布政使司之类的,但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会处理一下,大家多多担待。)起因是因为马政,自大明开国以来,就把牧养官马的任务以官府威权强加给了人民。
养马户的主要工作是照顾马匹,遇到战事就把马交与前线,相当于寄存,还算可以;到了永乐及以后,没有那么多战事了,朝廷就要求“孳息”,就是大马生小马,不准养死。
问题是,马是动物,是动物就有生老病死,怎么可能如此顺利?更可怕的是,养马户顺利“孳息”,养出一堆小马,就意味着必须供养更多的马——养的越好,负担越重。
为了养马家破人亡的不计其数,“响马”一词,就是从落草为贼反抗朝廷的养马户那来的。
“民有养马之苦,官无养马之利”。
尤其是北方地区,随着气候的变化,和开发过度等等的原因,明朝的经济中心本来就是在向南方转移。
北方地贫人薄,民风彪悍,本来就负担重,马政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而当今皇帝为了与文官集团对抗,扶持起了宦官们。
宦官们搞争斗个个是好手,捞起钱和权来,也更是非同一般,上面的捞一两,下面的翻个倍,自己加上一两,这么层层下来,剥削越来越重。
因此在河北当响马的刘六,杨虎等人只是被逼举起反旗,区区几十号人,却掀起了波及数省的动乱。
人数从几十号,短短几个月变成了几万人,还攻破了山西、河北、北直隶的数十个州县。
当然,打仗不是靠人多有用的,而且大明王朝底蕴犹在,还没到改朝换代的时候,加上发生了某些变化。
所以大明锦衣卫的新军出京,不到两个月就击溃了义军,虽然义军高手众多,但锦衣卫也不是吃素的。
何况锦衣卫的火器制作精良,战法犀利,纪律严明,威力相当的厉害,义军面对他们,一败再败,毫无回天之力。
大难临头各自飞,义军里很多头目就是原来各个山寨里的寨主,响马头目之类的,见势不妙闪的也快,所以义军主力很快被击溃,只剩下后续的围剿工作了。
一打仗,不管是什么结果,受苦的永远是百姓,尽管朝廷下令赈济,但上下其手的人也闻风而动。
也不知道是谁捅上去的,反正北地这次从一方大员,到仓库小吏,大大小小掉了上千颗脑袋。
剩下的也被锦衣新军压着,要求尽快恢复北地局势,这个县令原本是个县丞,还是被县令和县尉(本章未完,请翻页)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