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其它小说 > 官方帝国黎明 > 章96 迫胁上楼船-5(全)

章96 迫胁上楼船-5(全)

目录
最新其它小说小说: 重生之宿敌极品校花系统[洪荒]魔祖在线拆CP霍格沃兹的法术玩家叶秋思欧阳雪LOL:我是冠军FMVP夏一天郁小雪极品废少叶小川云乞幽玄幻天道曝光:我的重瞳藏不住了沈玥顾黎川苏长风宋清歌陆细辛沈嘉曜.女将军和长公主天降小妻霸道宠夏夕绾陆寒霆秦尘林心柔苏卿瑜夜凌玄秦晚烟穆无殇养鬼为祸

“回援的消息,陈少阳一直瞒着,刚刚又让我为元直安排一个落脚处。”户部尚书吴子龙与赵行德并肩边走边道:“城中衙署,任君挑选,只要元直喜欢,哪怕是丞相府,我愿为你做说客,劝陈少阳搬出来。”二人出了南楼,站在黄鹄山顶,全城尽收眼底。

吴子龙指着环绕黄鹄山的若干官府衙署,亭台楼阁,笑道,“看上哪处,清景堂?楚楼?还是漕园?”这几处俱都是黄鹄山子城内有数的好地方。保义军的兵营原先在鄂州城外,如今已被襄阳兵占据。子城狭小,能容纳数百数千人马的地方屈指可数,自从鄂州建立丞相府与襄阳分庭抗礼以来,新增六部等许多新衙门,城中更是衙满为患。吴子龙执掌户部,兼着治理子城的职责,若非是赵行德,他也不会如此大方。

赵行德沉吟片刻,商量道:“丞相府及六部衙署大用州学廪生,如今州学的学舍近半空置,赵某站且部属安顿在那里。吴兄你看可好?”不欲夺他人所好,更不愿抢占民宅,便选了半荒废的州学。

吴子龙一愣,旋即抚掌笑道:“兵部早跟我要了好几次,欲夺州学生舍建立兵营,礼部一直不允,令我十分为难。赵兄既然要,曹良史和王颖叔想来都没二话。”

赵行德没想到还有这段故事,州学牵涉到礼部与兵部之争,但一言既出,便无反悔,他微笑道:“事急从权,我自向王颖叔陪个不是。待战事平定,由我军将营舍再交还州学。”礼部担负这协调各处州学县学,乃至筹建太学的职责。因为州县学有议论政事,推举官吏的权柄,礼部在丞相府中影响极大。现在虽然因军情危急,一切以战事为重,但赵行德亦不想因此与礼部尚书王颖叔结怨。

“妙哉,颖叔常言,元直投笔从戎甚为可惜,”吴子龙知他心意,笑道:“听说赵兄在军中每日传道授业,州学尚有廪生二三十人,正好聆听教诲,这些后辈有福了。”他顿了一顿,有些歉意道,“州学廪生多为各衙署征召,学舍荒废,元直部属的进驻前,需要先修葺打扫。”这也是因为礼部和兵部争执不下,州学廪生人数不够,兵部又不能派营伍入住,户部更不愿趟这趟浑水。

“这个好说,”赵行德笑道:“总比在野外露营强多了。”

吴子龙这才省起,赵行德投身行伍,对房舍的精洁,远不如寻常儒生挑剔,他望着对方满脸风霜之色,心下不免唏嘘。二人拱手为别后,赵行德便安排马睿、杨再兴等带领手下骑兵进驻州学。学舍中原建有名为“聪明池”的水塘,正好做饮马之用。赵行德设立衙署后,席不暇暖,便开始接手鄂州城防。他将城中州县乡兵分为六部,每部登城作战为两个时辰,其他营伍则在城墙后休息,以为养力持久之策。因东面为襄阳大军攻打的重点,赵行德派马睿统辖东城的防御,由杨再兴在乡兵中选出三千精锐,以回援的六百精兵为骨干,仿照保义军的体制组成牙兵营居中策应。

............

陈东脸色有些异样:“除了言和之意,邓素还捎来两句口讯。”

“哦?曹良史问道:“他怎么说?”

“唇亡齿寒。”陈东缓缓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这算什么,指斥我等不顾大局?”曹良史不满地“哼”了一声,“难道出使潜逃,罔顾朝廷使命,侍奉篡位之贼,与奸党同流合污,方才为正人君子?”邓素辅佐赵杞,理社里的元老都颇为尴尬,甚至讳谈此人。似陈东、曹良史等,念着一份故旧之情,有时还为明珠暗投而惋惜。如今邓素反过来责以大义,顿时令曹良史深为不满。

“且不谈此节。”陈东沉吟道,“唇亡齿寒之句,不是虚言。江州之战,岳赵韩三位合力,方才险胜辽军的一支偏师。如今耶律大石大军南下,倘若襄阳大军一败涂地的话,我们决计独木难支。我已问过行直,辽军多是骑兵,短则三日,长则十余天,便兵临鄂州城下。”陈东叹了口气,“时势如此,我们若自相争斗,徒然让辽贼坐收渔利。你我皆为大宋之罪人。”

曹良史沉默了片刻后道:“元直知兵,素有见识,少阳何不与他商量?”

“元直?”陈东眼望着江上波涛,三艘炮船停泊在大江中流。正是这鬼使神差一般来援的炮船,阻止了襄阳大军顺流一举攻克鄂州,为援军赢得了时间。然而,至今为止,陈东也不明白这三条炮船的底细,虽说是友非敌,心里仍是深深地忌惮。他脸色变幻数次,深深呼吸了一口气,转头环视阁内,再无他人,轻声道:“各为其主,元直的立场,恐怕与你我不同。”

“什么?”曹良史吃惊道,“此话怎讲?”

“此事非同小可,万不可让他人知道。”陈东再度看了看左右,沉默了片刻,缓缓道:“十几年来,元直化名赵德流落关西,早已出仕夏国。这些年来,他为夏国南征北战,立下战功无数,爵封列侯,晋身将军。他突然出现在东南,除了激于义气之外,也是夏国护国府和大将军府的意思。”

“竟有此事?”曹良史瞪大眼睛,嘴张得大大的,问道,“赵德在南山城以三千之众力抗十万辽军,他便是元直?”他顿了一顿,感叹道,“难怪,......难怪。”他感叹了好几句,却没说“难怪”的是什么。

“我虽信得过元直,但各为其主,”陈东叹了口气:“与襄阳谈和之事,和他商量终究不妥当,也叫他为难。夏国护国府的算盘,乃坐山观虎斗,先消耗我朝与辽国的实力。假若我朝自己不争气,正统断绝,夏国正好出兵关东收拾残局。”

“可是,”曹良史思索道,“我朝若一朝覆亡,辽军占据关东江上,恐怕也不是护国府愿意看到的吧?”

“可夏国若是自顾不暇呢?据说夏国安西军司正在剿灭罗斯叛乱,抽不出手来,要不然,他们早就该出兵了,不会只是这么不疼不痒地透过蜀中来帮我们。”陈东说着,摇了摇头,又道,“再说,我们管夏国那边想什么?这是我大宋的事情,我们做好了,外人自然无隙可乘。我们自己做得不好,才落到看别人家的脸色!”他语气中有不快之意。

曹良史听着,点点头,叹道:“兹事体大,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我等既以‘尊天子不奉乱命’为号,遥奉圣人,那正统名分最为重要不过。若与襄阳谈和,只怕和议一成,人心先散了大半。蔡京、曹迪那边占据了大义名分,只待眼前难关一过,再回过头来收拾我等,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他顿了一顿,沉痛道,“少阳,你莫忘了侯雄飞的案子,奸贼是怎么对付我们的。”

“我记得的,”陈东深深吸了口气,他眼中透出浓浓的恨意,回想起当初因揭帖案子潜逃出京,在路途上被搜船的官差淋了一头尿水的时候,切齿道,“冰炭不同炉,正邪不两立。”

曹良史松了口气,陈东又道:“辽国大军来势汹汹,邓素既然责以大义,我们也不便置若罔闻。襄阳若要与我们联兵,须有个条件,大义名分不可混淆,赵杞去皇帝尊号自称宋王,并对天盟誓,若圣人返国则将奉还大位,不可行篡逆之事。”他一字一句,说的极为坚定,“你看如何?”所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这个条件是赵杞几乎不可能答应的,若是能答应的话,陈东即便尊赵杞为王,也不会失去大义名分。当然,假若赵柯一直困顿于辽国,甚至身死,那国祚自然为赵杞所有,这是后话,天下人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

“好!”曹良史击掌道,如此一来,既不失大义名分,又不落人“不顾大局”的口实,赵杞那边若是不愿,反而成了恋栈皇位了。曹良史思索片刻,又道:“有了大义名分,还要防奸贼不顾廉耻,以兵力压服我等。现在保义、镇国、横海三军加起来,精兵不过两万余人。而赵杞和奸党已得西京、河东、东南三大行营,精兵不下二三十万。刘延庆先逗挠不进,后丢失襄阳,如此庸将,再让他执掌东南行营,只能误了军国大事。两边若要联为一家,须得分襄阳的兵权,撤换刘延庆东南行营都部署帅位,易之以岳鹏举。”

“岳鹏举?”

曹良史见陈东的眉头皱起,沉吟不答,低声道:“统兵大将,赵元直乃夏国之将,韩世忠为侯焕寅所用,我们除了岳鹏举之外,再无他人可以依靠了。”他语气有些遗憾,“可惜,社中诸多后辈投身军中,但都未成大器,大都只是指挥、都头。保义军中,除了元直,没有能独当一面之人。”

“军中后辈......”陈东低声重复道,当初他也曾安排士子投入镇国军,要么被岳飞收为己用,要么被迫退出。在理社众臣眼中,唯有保义军乃是真正靠得住的,士子们也大都愿在赵行德麾下干事。然而,赵行德并没有刻意培植羽翼,但他允文允武,军中的士子们极为心折,更因军中讲道,不少士子以元直门下弟子自居。若以此论,赵行德亦可算是门生众多。可赵行德偏偏已经出仕夏国。真正追究起来,他若是背夏投宋,反而成了贰臣。陈东叹了口气,一拳砸在窗台上,“若不是当年揭帖之案迫得元直远走关西,何至于如此!”他恨恨道:“奸党误国!”

“唉——”曹良史叹道,“可惜了,元直。”

二人声音不大,却惊起停留在屋檐上几只乌鸦,扑棱棱飞向远方。

............

鄂州官学中,诸多士子奔走相告,廪生们原本想打算去兵部和礼部上书请愿,驱赶进驻州学的大兵,但旋即得知领兵将领乃大家仰慕已久的赵元直,诸廪生顿时改了主意。赵行德每到一地,必定传道解惑,且有教无类,众士子久闻大名,平常只恨没有机缘听而已。

“剑,剑呢?”阮中度急得满头大汗,抬头问道,“张兄,鲍兄,见着我的剑没有?”

赵行德文武双全,众士子思量,若要去军中听他讲道,最好要挂口剑做做样子。剑为君子器,佩之可也。阮中度从前也曾买过一口剑,可多久没舞过,早已不知丢到何处。

“阮步兵,可不准如此冤枉好人。”张为舟笑道,他对着铜盆水面整了整冠带,“再说了,你那口剑就算找到,也肯定锈得不成样子,待慢慢磨光,天都亮了。”他看了看外面天色已晚,日近黄昏,正是传说中赵元直讲道的时间。张为舟站起身来,招呼同窗鲍光。

“等等,”见二人施施然出门而去,阮中度忙叫道,“等等。”见张鲍二人走在前面,也不停下脚步,阮中度不由叹道,“两个忘恩负义的家伙,若非我死活劝你们留下来进学,怎能有听赵先生讲道的机会。”他发了几句牢骚,不由加快脚步,追赶上去。

月出东山,百鸟归林,蛰虫鸣唱。赵行德跪坐在几案前,望着下面翘首以盼的州学士子。保义军中有不少士子,也有些军官向学。但这一回飞兵援鄂所带的骑兵大都不好此道,因此,坐下听讲的大多是鄂州的廪生。

赵行德清了清嗓子,这一夜先讲的是孟子。他眼神隐隐透出湛然,声音带着些沙哑。

“何以为义?易乾文言,义者,利之和也。先贤亦论曰,义者,宜也。明是非,立可否,谓之义。义何以为宜,何以能为利之和也?遍观夫妇之义,朋友之义,君臣之义。我等皆凡夫俗子,各怀自利之心,唯以义为刀,能从中裁断利益,使各得所宜。此乃义之本意也。孟子所谓舍生而取义,乃取其所宜,直道而行。然则,义有大小,若两相权衡,当舍小义而全大义,正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道理所言。”

赵行德缓缓引述历代诸名家的注释评论,并没有故作炫目之论,然后引述当世人物,讲解“舍身取义”的要旨。所谓“高者必以下为基”,他博闻广识,又不拘泥与前人之论。宋儒最重孟子,这段文章乃是州学士子极为纯熟的,仍听得津津有味。当赵行德讲到张炳死于狱中,众士子宛如亲历,当即便有人扼腕垂泪。二十多个州学廪生静静听着,直到讲解告一段落,方才有人提问。

目录
春风撩我心惊龙战神麻衣神算子明鹿鼎记重生之军婚心上蜜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