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其它小说 > 崇祯十五年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 第一百零七章 铜墙铁壁

第一百零七章 铜墙铁壁

目录
最新其它小说小说: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时笙顾霆琛精灵之直播大师神魔天尊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诸天之我不是道祖重生之康熙荣妃开局万花筒写轮眼:顶上战争乱杀霍格沃茨抽卡师山里有道观爱情公寓之极品曾小贤神仙肉陈华杨紫曦我让反派痛哭流涕初云之初末日种田烟火城(骨科)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编剧神秘蜜战(1V1 H )斗罗之最强场控

“如果弃了宁远,建虏的兵锋岂不是要直指山海关了吗?一旦山海关有失,京畿又岂能保住?”

朱慈烺问到了事情的核心。

萨尔浒之战惨败后,辽东就成了大明帝国流血不止、难以痊愈的疮口,用事后诸葛的眼光看,明朝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与其将全国的精兵强将、大量财政支出白白耗在此地,修建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城堡壁垒,养一支不敢和建虏野战、只会用大炮守城的“关宁铁骑”,倒还不如及时止损,退守山海关,先平息关内十三省的内乱,哪怕将辽东辽西的千里疆土白白送给建虏,也没有大关系,只要关内稳定,流贼平息,大明朝腾出手来,辽东终可以收复。

但话又说回来,弃辽有一个最大的弊病,那就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山海关之后就是北京,一个国都就在北京的大帝国,怎么可能容忍区区六百里外的山海关外就是国境线,一旦有失,京师都可能不保?

唐朝可以放弃西域,宋朝可以放弃灵夏,明朝也放弃了安南,但这三者的共同点是,所放弃的地区都远离国都,远离帝国统治的核心区域。但辽东却不是这种情况,除非迁都,否则辽东就像是悬在大明朝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可能落下来。

为此,大明朝不停的向辽东输血,任何敢提出放弃辽东的人,都会被群起攻击。

不过随着松锦之败,随着帝国最后一支十余万人的机动大军团付之一炬,放弃辽西,退守山海关,不再是不可能。

或者说,是一种不得不的无奈选择。

但即便如此,也依然会有巨大的阻力,不说朝臣,就只说服崇祯放弃宁远,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是,所以才要加强山海关的防务,将山海关建成一座固若金汤,万无一失,建虏就是插翅也难飞过的铁关,只要山海关稳固,京师自然不会有忧虑。”吴甡回答的很肯定。

但固若金汤,万无一失,又岂是轻易能做的?

这也是熊廷弼和王在晋当初得不到支持的原因。

不过朱慈烺对这一点并不是太担心。历史上,建虏从来没有直接攻击过山海关,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要想攻破山海关,没有尸山血海的代价是不可能的,建虏虽然悍勇,但国小人少,经不起大量的伤亡,大明可以承受十万大军的覆灭,但建虏却承受不起,一个十万大军的覆灭,就足以导致他的灭国。

因此,建虏不敢冒着风险强攻山海关。即使到了崇祯十七年,大明已经虚弱到了极点,当听到北京被李自成攻破,多尔衮的第一反应依然是绕到蒙古,向京畿进军,直到吴三桂投降献关,建虏才大喜过望,变换进军路线,从山海关进军。

所以,即使放弃宁远,只要山海关足够坚固,建虏也不敢轻易攻击山海关。

“先生……你的结论真是惊世骇俗啊。你如何说服我父皇,还有满朝的朝臣?”朱慈烺问。

“臣……不能。”

吴甡惭愧的低下头:“能说服陛下和朝臣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殿下你。”

“先生……你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啊。”朱慈烺叹口气。

吴牲叹:“臣岂敢,但此事关乎我大明国运,天下除殿下之外,再无人能做到。”

“我被万箭穿心。但先生你呢,难道你什么也不做吗?”朱慈烺盯着吴牲。

吴牲推开椅子,噗通跪在地上,声音坚毅:“臣愿为先锋,首先在朝堂上提出,只要殿下能说服陛下和朝臣,撤守宁远,严守山海关,臣死而无憾!”

朱慈烺微微一笑:“先生起来吧。”待吴甡重新坐下,他脸色严肃的问:“如果先生为辽东督师,山海关的防务要如何加强?”

“臣以为,当年王在晋王部堂在山海关关外八里铺再筑一城的看法实为高明,山海关的地势是左山右海,中间一道平原,直通辽东。但城外高岭有乘墉之势,斗城如锅底之形。所谓‘乘墉之势’,就是说山海关外的山岭,比关城的城墙还要高,而在山岭上观之,关城就和锅底一样。一旦建虏抢占山岭,在山岭上放箭,甚至架设重炮,于关城防守大大不利,因此必须在山海关外再筑一道城,将山岭圈入其中!”吴甡侃侃而谈。

王在晋有阉党之名,吴甡身为东林党,两党不共戴天,吴牲能抛开党派歧见,支持王在晋的看法,果然是跟那些只知道党同伐异的东林党清流不同。

说到兴奋处,吴牲手指蘸了茶水,在桌面上画出山海关的地形。

“此城是城外之城,也可以说是山海关的瓮城,自八里铺起,大约有三十里,将北面的角山、欢喜岭、一片石这些地方全都包进来,在南面则直接筑至大海边。如此,整个山海关关城才真正成为了一道雄关天险,说固若金汤,插翅难飞,一点都不为过!”

吴牲点着地形,兴致勃勃。

朱慈烺看着水画的地图,对王在晋的建议,他是知道的,如果当年朝廷照王在晋的建议,在八里铺修建重城,而不是修建宁远和锦州城,那么,大凌河战役和松锦之战就都不会发生,历史必然是另一个走向。

事后诸葛看,王在晋的建议对大明朝最有益,但历史并不是固定的走向,就如松锦之战,建虏虽然赢了,但赢的并不轻松,如果朝廷不催促,依照洪承畴的既定战略,明军总兵如大同总兵王朴之流的,能奋勇向前,而不是争先逃跑,松锦之战也许是另外一种结局。如果松锦之战大明赢了,一战击溃了建虏的主力,那么孙承宗孙阁老的战略当然就成功了,而王在晋在八里铺修建重城的建议,就会变成历史的笑料。

所以呀,并不是王在晋比孙承宗高明,只是两人性格不同,孙承宗开拓进取,王在晋则稳重保守。

而随着松锦之败,朝廷对王在晋在山海关外筑一重城的的稳重做法应该会重新考虑。

www.。m.

目录
只想退休的我被迫成了大将我在斩妖司除魔三十年替身女配看见弹幕后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穿越明朝当暴君神道丹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