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其它小说 > 帝国战争黎明 > 外篇 书院

外篇 书院

目录
最新其它小说小说: 学霸从数学建模开始四岁奶娃:大佬狠狠宠晚清神捕蓄谋全世界都怕我们离婚[快穿]首富娘子:夫君要细养谢珩温酒美人成双师尊被当成炉鼎np一剑苍穹大骆第一赘婿我就是仙:开局掉下个小龙女竹马镶青梅野王诱捕器[电竞]洪荒五气玄微仙渺渺仙途穿成四个起点男主前女友我开阴阳茶馆那些年满级大佬掀棺后[快穿]赵绮晴傅西深欲宠成欢:娇妻“潜”入怀

竹林掩映中,白墙黛瓦,平平的木板搭成的台子正中,摆着一张木桌,桌后两把太师椅,两侧各自安放着几把椅子,后面是白墙挂着孔孟并列画像,两侧是历代贤人像。天下乱离后,各地无论官学私学,大多推崇孟子之说。

今日是会讲的日子,一些头戴黑纱帽,穿着白袍子书生早已聚集在台下。

。书院的规矩原本是不许议论朝政,不过,也仅限于禁止议论当朝。会讲的规矩则是山长答疑之前,各人各抒己见,都可以畅所欲言。众书生今日议论话题渐渐集中在了靖康之变上,虽然三朝会盟之后,大宋较之西北两朝更加重文轻武,但毕竟常年养着百万禁军,三大行营和边军都精锐可用。太平之初,大宋禁军与夏国在函谷关血战,战力也能平分秋色。孰料百年之后,北朝打过来,大宋的百万禁军竟然一触即溃,与西夏、北辽的虎狼之师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怎么办?便成为这些书生关心的问题。

众书生议论中间,山长何方上台坐下,他纱帽底下露出的鬓发斑白,眼神仍然清澈,看着台下众书生热烈的议论着靖康年间事,有人窃窃私语,有人大声辩驳,有人喝彩叫好,有人志得意满的向同辈鞠躬致谢。何方的眼神有些恍惚,他的思绪渐渐由飘忽而沉重,他觉得眼前发生事情似曾相识,他甚至一改往常的习惯,有些听不见台下学生们的话语,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多年之前的一些事情,一个个白袍书生仿佛和从前的一些身影重合了起来。

众书生议论过后,值日官杨秀将众人之疑惑集中发问。

“恩师,”杨秀恭恭敬敬道,“今日会讲,学生们有两大疑惑,疑惑之一:财货可有常数?如今,天下大乱,是否因《韩非子》所言,土地财货有常数,而人繁衍生息无穷,数代之后,人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是以每每太平盛世之后,便是大争之世。疑惑之二:三朝会盟之际,我朝兵马尚能与西北二朝匹敌,怎么靖康年间就不堪使用,甚至一触即溃。而天下乱离之后,大好江山失去一半,军械粮饷还不如靖康之前,兵马怎么又能挡住北朝的铁蹄,西朝的蚕食,守着这东南半壁的江山了?”

“嗯,”何方点点头,若有所思道,“财货有无常数?”

他抬头,目光穿透竹林。竹林侧畔有小池塘一座,池水灌溉着数十亩好地。何方主持下,书院崇尚“耕读”,不久之前,天下尚是大乱之世,在储积粮食以供给师生之外,也在旁边买了几十亩地,由副山长何方亲自胼手砥足带着年轻力壮的学生耕种,这么些年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何方反问杨秀道,“你等可知,一亩之地,出产几何?一丁之力,可耕种几亩?一人之食,一年又需要多少?”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杨秀微微捻着拇指,答道,“今一亩之地,可产精米两石,一人之力,可耕30亩。壮年男丁大约需要2石粮食,再加一些果蔬即可度日,”他顿了一顿,又补充道,“恩师若是计算口粮的话,老弱减半,一家以六口计算,一年需8石粮食。房前屋后种上几十颗桑麻,男耕女织,养点鸡鸭,闲时开个菜园,下河张网捞点鱼虾。这一年日子就算是丰衣足食了。”

“这么算来,”何方点头道,“一个壮年男丁,如果他孑然一身,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只要劳作三十余日,就可以了。如果他养活一家,一年只要劳作一百余日,大约一半的日子,都可以随自己心意行事,读书人所谓耕读传家,正是如此来的。”

杨秀仍追问道:“可是,天下土地仍有常数啊?长此以往,人多地少”

“既然人有闲暇,那就可以开垦荒地,”何方又问道,“你知道,可开垦的土地有多少吗?”

“这个,”杨秀一时语塞:“学生不知。”

“莫说南海垦殖无边无际,就是这鱼米之乡,富饶之地,仍有许多荒地。人多了,自然就能开垦出更多的土地来,何来人多地少之说?”何方对台下众书生道,“更何况,一丁之食,两石而已,这粮食够了,再多拿来也是无用。《吕氏春秋》记载先秦之时,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那剩下的九人,则各司其职,圣贤、官吏、百工、倡优皆在这九人之中。天下财货,亦源源不断地从此中而来。衣物、器具、车马,不但增多,而且越发精良,也是天下财货,随着人力越来越多。而时移世易,财货也有贵贱变化。刚才说稻米、黍麦,若是大灾之年,价格腾贵。而丰收之年,又贱如土。又如,书圣王羲之的字,魏晋前代本无,而东晋之后,价值日益高昂,唐时就有一字一金之说,到如今,若是真迹,那一字十金也不止。昨日隔壁村的宋员外请朱山长给他父亲写墓志铭,润笔200两银子,你看,这不也是财货增多吗?人各有艺业,只要得法,人越多,财货也越多。申韩之说,人众而财货寡,以至于天下纷争,乃是异端邪说。天下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而已。不修德政,反而担心人多,说是因噎废食还是轻的,你见过削足适履之人吗?”

刚到会场的朱森眉头皱起,不过没说什么,坐在另一把太师椅上。

“弟子受教了!”杨秀正身作揖谢过,环顾全场,他只是代替其他人问出会讲集中的议题而已,周围也没有人敢于起来再度发问,便进入下一个议题。

“请问先生”,杨秀再度问道,“学生不明代,乱离之前,我朝河北、河中等地未失,朝庭养兵百万,为何仍不能抵御外侮,以致轻易丢失汴京?南渡之后,天下州郡各行其是,朝廷财赋、养兵不足之前的一半,朝廷反而就能支持下来?学生们觉得,这其中的缘由,应该不是简单说官家昏庸,大臣奸佞就能解释的过去的。”

“这个问题,”何方转头看着朱森,“这个还请朱兄解惑吧。”

朱父乃武康军节度使,掌管汴京御营,抵抗辽军南侵时壮烈战殁。对第一次南侵时候的情形,朱森要比何方清楚的多。他苦笑了一声,点点头。

“学生们在书院读书,耽于世事,而且如今之事又与从前不同,不知道当年情形,也是正常。何兄你却是明白的,又何必忌讳?好吧,这一议便由我来讲,正好有些话说。”朱森清了清嗓,这才沉声对台下诸生道:“你等恐怕不知道,当年所谓禁军百万,半在汴京的御营大军,其中十之六七,都是空额,剩下的,也常年忙于赈济、工役,疏于训练吧?”

“怎么会如此荒唐?”台下有人忍不住发出惊叹,质问道:“朝廷难道不管?”

“先父曾任武康军节度使,曾经亲自点检军兵,确实如此。”朱森摇头道,“我所说的空额,并非完全没有此人,编造姓名,而是人在名册上,兵却不在军营里。常年太平无事,各部衙门、朝廷的达官贵人,甚至皇宫大内,一但有工役,又‘不愿’滥用民力的,便向汴京大营‘借兵’来用,而这一借的风气一开,便愈演愈烈,如太仓之谷陈陈相因。刚开始的时候,军兵还办完事就归营,到后来,‘借用’的时间就越来越长,甚至有十几年,几十年都不来大营的。刚开始的时候,大营校阅点卯,借用的兵马至少要再点卯当天回来露个脸,到得后来,有贵人就不愿意放人归来,雇佣市面上的闲汉到营里冒名凑数,再到后来,借兵的贵人干脆连雇佣闲汉的钱也不出,只能是汴京的各营相互凑足兵马,共被校阅的那一营来用。如此东拼西凑,陛下亲临的校场校阅,方才凑足的数万人马。”

“腐朽如此,难怪,难怪!”杨秀喃喃道,底下诸多书生或点头,或摇头。

前朝旧事,或有耳闻,或有猜测,但都没有朱森这位亲历者说来清楚。

“岂止如此,”朱森沉声道,“世人皆说,冗兵、冗官、冗费,乃是我朝三大沉疴。你们都知道了。吾思来想去,其中根本缘由,正如圣人所说,乡愿,德之贼也。”何方含笑点头,朱森就此事和他讨论过多次,如今学说已成,正借此机会,向诸书生传授。见朱森站起身来,继续道,“吾大宋立国以来,不禁土地兼并。富绅巨贾,最好买地,雇人耕种,收取佃租。究其根本,食利而已。人莫不好逸恶劳,所以,愿意买田置地,坐食其利。而冗兵、冗官、冗费之弊端,与此项类似,所以,吾以为,本朝具有凡此种种,可统称之为‘食租”。

“可是先生,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食租有什么不妥吗?”

“本无不妥,”朱森摇头道,“可是你等想想,冗兵、冗官、冗费,原本就是冗余的吗?”

诸生面面相觑,一时间竟无人说话,杨秀皱着眉头,似乎想得更深一些。

“非也,”不待诸生回答,朱森自顾自地接道。

“就如御营数十万军兵一般,朝廷当年设立这些,原本都有其必要的用处。官吏,是辅佐君王,治理百姓的。军兵,是用来打仗抵御外侮的。赈济、河工,各项钱粮,一丝一缕,皆有其用。然而,随着常年日久,原来的执事都成了裙带姻亲,占据要津,尸位素餐,不但自己不再办事,更不允许别人来抢这个位子办事。这是将将朝廷原本用来办事位子当成了收租的田地,将钱粮和‘好处’当成了自己应得的‘田租’‘世禄’一般。你若是去质问他,他只回你说,历来皆是如此。正因为如此,历代开国皆生气勃勃,只因为人人都知道,拿了朝廷的钱粮,卖命的卖命,出力的出力,朝廷集合了众人之力,方才能做大事。百十年下来,而上下因循,蝇营狗苟,上到庙堂之权贵,下到江湖之猾吏,人人都划地为田,巧取豪夺,引为成例,这是将朝廷钱粮,甚至将百姓财富,都视为了自己应得的‘田租’。若是办正事,平时袖手,诸多不管,你若是动了他的‘田租’,他立刻跳起来了。”

“我大宋从前如此,难道南渡之后就好了?西朝百年下来,怎么就没如此?”

“问得好,”朱森答道,“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等可知,取利与食租,有何不同?”他环顾讲堂,接着解答道,“最大的不同是,取利,是要有所为。而食租,则是完全不做事。譬如朝廷开科取士,读书人中进士做官,就要殚精竭虑为君主分忧;府衙小吏,各有所长,各出其力。朝廷给了俸禄,或有其他好处,你可以取利。这叫取之有道,不管你是正道还是外道,总之,你得出力去取。”听到这里,何方眉头微皱,朱森继续道,“譬如工匠、农夫,各自出力,耕种劳作。比如军兵,自当奋身报国。南北贩运的商人,不但劳碌奔波,更要承担物价贵贱。哪怕是买卖证信堂的券票的人,那也的‘火中取栗’,这一个‘取’字,他是逃不掉的。而食租者,其精髓就,坐食。一个两个,尚不为患。可是我大宋天下,上上下下,坐食者何止千万。朝堂之上,尸位素餐;军营之中,寄名空饷;上行下效,不但朝廷如此,大户里边,管家、各种管事,奶妈,大丫鬟,也划出各种利益以自肥,蝇营狗苟,如同蛀虫,每天都在掏空主家;小户里面,也不免出几个闲汉懒妇,好逸恶劳,连累亲戚。放眼望去,我大宋成了‘食租之世’,人人以坐食获利为荣,满大街都是无所谓更无所为的行尸走肉。号称人口十倍于辽夏之和,实则大多是枯骨僵尸。外面支这空架子,人人皆说与我无关,辽人不来则罢,一来立刻灰飞烟灭,人人又说与我何辜?岂不荒谬绝伦?!”

朱森越讲越是激愤,台下却寂寂无声,良久,方才有人问道:“先生还未回答,南渡之后,为何又好了?西朝百年下来,怎么又没有和我朝一样?”

朱森闻言,目光炯炯,朝人群中看去,那人却缩了脖子不再出声。

朱森找不出是哪位再问,便径自答道:“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南渡之后,天下大势,已是大争之世。外有辽夏交侵,不能坐以待毙。内里更是应接不暇,朝堂大礼议,争正统,争权位,州县时时刻刻有学政之争,就连一个廪生的位子,都要争斗方能保得住。哪里还容得人坐食。一样的道理,上行下效,上面的人要争,就容不得下面的人坐食‘租子’。一层催着一层如陀螺一般,你想当行尸走肉,就会被向上爬的人被推到一边去了。此事无关正邪,试问那乱臣曹迪,敢让他底下的将官寄名吃空吗?所以,南渡以来,我朝的土地、人口虽然比从前大大不如,可是干事的人,却比从前多了数倍不止,是以能动用的国力反而胜过从前,大势上能与辽夏勘勘相抵。”

“那夏国呢?”又有人问道。

“夏国的情形,我知道也不很确切,知之为知之……..”朱森停顿了一刻,微微回想起某个友人来信中的情形,“不过,大概分说一下吧。你等可知道,夏国号称皇帝与军士共治,以军为吏的国策吧?”众书生皆点头,宋辽夏三国相争,对彼此的国策还是大致了解的。朱森也点点头,悠然道,“故人曾告我言,夏国以军为吏,军士除了习武备战之外,更料理民政,军士麾下的荫户若有纠纷,三十鞭以下小惩,军士可依国法径自行之。若是军士之间的荫户起了纷争,于情于理于法难以断明,各自两边军士又不能商量一致,便由军士之间比武决胜负。类似如此,夏国民间,争水以战,争地以战,争女以战,争讼以战,皆仰赖军士。虽然关西朝廷明令,军士间赌斗只用木兵,圆头箭,每年因此而受伤的军士都数以百计,失手丧命的也不鲜见。你等觉得,此种情形之下,夏国国内还容得下坐食之人吗?”

“学生等明白了。”杨秀连忙道,伸手想让朱森坐下。

“朱山长,”这时,台子底下却又有一人问道:“子龙先生亦如是说吗?”

“吴子龙?”朱森与何方皆是一愣。二人瞬间后方才醒起来,不免脸色黯然。

“子龙—先生,”朱森的喉头如哽,他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回答,“自有他的道吧。”

目录
国际制造商医流武神三万英尺追妻记(GL)在你梦里为所欲为叶云舒萧阳仙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