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徐州
上书房内灯火通明,隆治帝像往日般在批阅奏折,此刻他的心情还是不错的,半个时辰前送走了背锅侠孔方岩,右手边放着一封奏折,就是孔方岩专门递过来的,里面不是什么朝政大事,就是一些江南官员的名单,全程都是孔方岩在说隆治帝在听,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就这么默许了,过些日子,会有北方文官弹劾御史台江南一系官员,清缴从文安的御史台开始。
这时,一个小黄门匆匆走来,戴权见状轻步走了出去,小黄门将一个蜡丸递给他,“总管,荣国府递来的急报!”
贾家?
戴权一怔,又听说是急报面色一紧,摆了摆手,“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什么事?”
忽然传来了隆治帝的声音。
“陛下,刚到的密报!”
戴权连忙走进去,挥手将两个服侍的小黄门赶了出去,将蜡丸捏碎取出里面的纸条递上前,“这是荣国府密谍递来的,说是急报!!”
听了他的话,隆治帝一惊,忙接过纸条,上面只有九个字:梁国公言判南疆兵败!
“这,这怎么可能!”
隆治帝望着手中的纸条,一脸的惊骇,片刻恍然醒悟,忙问道:“今儿文渊阁谁值夜!”
戴权:“睿亲王爷。”
“快请!”
“遵旨。”
说到这,隆治帝忽然又想起一事,问道:“将南疆所有的军报全部找出来,还有,内阁派谁去的南疆。”
戴权走出去命人去请刘恭,转身又来到存放军报的书架旁,一面翻找南疆军报一面说道:“内阁考虑到南疆的复杂情况,派的是刑部左侍郎韩文禄韩大人。”
“韩文禄?”
隆治帝一愣,随即长舒了口气,此人是开国一脉的人,又常年与军方打交道,为人处世老练圆滑,亦是个能臣,如此放心多了。
想到这,随手取过一封南疆军报细看起来,翻看着面前的军报,面色渐变,最终叹了口气。
片刻,睿亲王刘恭在小黄门的指引下匆忙赶来,躬身行礼道:“臣弟参加陛下。”
隆治帝一摆手,“看看这个吧!”
刘恭从戴权手中接过纸条打开来看,面色一紧,惊道:“陛下,这....”
隆治帝:“刚递来的。”
刘恭明白这是埋在贾家的密谍递来的,消息肯定是真的,南疆战败,怎么可能,那可是十余万精锐,军中领兵的都是久战沙场的宿将,忽然想起一桩事情,大声道:“难道是粮草出了问题!”
刘恭的脸色白了,怔怔地望着隆治帝。
“嗯。”
隆治帝应了一声,跟着又道:“朕刚才将所有军报理了一遍,发现除了粮草没有其他的问题,已经半年多了。”
说着,重重地拍了拍御案,怒道:“朕真是瞎了眼,竟然相信了这群衣冠禽兽,现在好了,南疆面临战败的危局,悔矣!”
刘恭:“陛下,这是梁国公的猜测,算不得数的。”
“呵。”
隆治帝轻笑一声,“他是什么样的人难道你不知,朕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他这句话就是明明白白说给朕听的。”
刘恭:“....”
“由不得朕不相信啊!”
隆治帝翻开了一份奏折,高声道:“你看看,你看看,年前的军报,军中粮草不足,军卒因饥饿不能正常训练,还有这一句,因为体弱许多军卒染上了疫病!”
说着,重重将奏折向地上一摔,怒道:“都是死人么,怎么这么重要的事情朕都不清楚。”
戴权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千错万错都是老奴的错,陛下不要气坏了身子。”
刘恭:“这件事内阁早就行文斥责了三地的行政长官。”
隆治帝冷笑了一下:“看来这群封疆大吏是没把内阁的命令放在心里。”
隔了一会儿,又对跪在地上的戴权说道:“怎么不给十三弟搬个凳子?!”
戴权慌忙爬起来,“奴婢该死!这就去拿。”
说着给刘恭搬了个矮墩。
“臣弟谢陛下。”
隆治帝突然又道:“茶呢!”
戴权听了忙去倒了茶来。
刘恭接过茶碗,喝了一口,略想了想,正色道:“陛下,是否八百里加急递往南疆,提醒南安郡王。”
“来不及了!”
刘恭闻言有些诧异,静静地等着接下来的话。
隆治帝把目光转向了他,好久才接着道:“你来之前,朕已经命人拿着朕的手谕去了绣衣卫,马顺会带着朕的旨意连夜南下,希望能赶得上。”
“陛下圣明!”
刘恭接着说道:“是不是传旨南疆几省做好万全准备,一旦大军战败,后方除了省城皆无重兵守卫。”
“嗯。”
隆治帝点了下头,又问道:“你说说,他们怎么敢这么做,那可是十余万镇守边关的大军,难道他们不清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上书房内一片沉寂,隆治帝也不催他,抬头望向了殿外的夜空。
刘恭有些茫然的坐在那里,对于这件事他心中亦有着太多的疑问,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贾琦,心中在猜测他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要不明儿将梁国公请来!”
“不用。”
隆治帝直接拒绝,声调有些严厉地说道:“如此行为毫无臣子的孝心,朕看呐,他是想看朕和内阁的笑话,咱们前不久驳了他的建议不是。”
说着仰望着屋顶,半晌沉默不语,忽然,问道:“如果当初采纳了他的建议是否会不一样。”
刘恭迟疑道:“这...臣弟委实不知!”
“唉!”
隆治帝长叹了口气,“白白耽误了数日的时间,朕的过错啊!”
刘恭忙起身道:“陛下这样说,内阁该自请罪责了。”
隆治帝低声道:“行了,先到这吧。”
刘恭眉头微皱,心中暗暗叹气,拱手道:“臣弟告退!”
望着刘恭的身影消失,隆治帝坐在御案后出神地想着,接过戴权递上来的茶碗,揭开碗盖,想了想又放下,叹声道:“难道是朕错了!”
说到这,他望向戴权。
戴权何等机敏,立刻劝道:“陛下保重身子,千错万错都是那些贪官们的错,仗着先帝的仁慈行此无视祖宗法制的坏事。”
隆治帝一怔,又把目光望向了殿外,“是啊,先帝太仁慈了!”
戴权好似没有听见一般,后退一步低下了脑袋。
“明儿一早将老国公请进宫来!”
忽然,耳边传来了隆治帝淡漠的声音。
戴权:“遵旨。”
隆治帝突然站了起来,“告诉皇后,今晚朕去凤藻宫歇息。”
说罢,也不看他,一径走了出去。
戴权懵在那里。
夜色深沉,经过一日的大战,叛军大营中一片寂静,就在刚刚一队巡夜的军卒离开了此地,只有立在大营边上的箭楼还有两名军卒,忽然,一名军卒上前两步,神情紧张的注视着远方,稍顷,惊叫道:“快,你快看,那边是什么?!”
另一军卒忙走过来,只见黑压压一片迅速向着大营急速奔来。
“敌袭!”
那军卒大喊一声,并拿起铁锤‘当当!’地敲响了警钟,刺耳的钟声响彻整座大营,疲惫不堪地士兵们从梦中惊醒,军营里一阵大乱,不少人衣衫不整地奔出营帐,还未等搞明白敌人从何方杀来就被铺天盖地的箭雨所淹没,更有许多帐篷被火箭点燃,三千骑兵在叛军大营左侧疾驶如飞,箭如密雨般射向叛军大营,无数冲出营帐的叛军被飞来的利箭射杀。
这时,奔跑在最前列的汉军终于冲到了叛军大营辕门前,营门被打开了,汉军趁着大乱冲了进去,无数的汉军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向着迎面而来的叛军杀了过去,吼叫声、刀枪撞击在一起的声音、临死前的哀嚎声响彻整个夜空,这是李虎麾下最精锐的步卒,从二十日开始,汉军与叛军接连进行了三天的大战,原本的计划因为叛军援军到来而被迫中断,不仅如此,侧击叛军右翼的王知彰部差点被叛军围困住,要不是冯唐全力营救恐有覆灭的危险,当天的血战造成汉军近两万伤亡,然而叛军的损失更大,因为意外出现的叛军,李虎当机立断命沈一熙率军加入了正面的攻击,河南卫的加入使得朝廷大军士气大盛,一举击破了正面的叛军精锐,此战斩杀叛军近三万,俘虏了五千余人,可谓是大胜,昨日和今日白天李虎命大军轮番攻打叛军大营,丝毫不给叛军喘息的机会,混乱中李虎又派出自己麾下的精锐隐藏在叛军大营一里外的战场内,因为担忧被汉军袭击,叛军根本不敢派人前往打扫战场,混乱的战场给大军提供了躲藏的条件。
数支骑兵如铁拳般冲击着叛军混乱中组建起来的军阵,骑兵在乱军中左冲右突,锐不可挡,李虎亲率五百亲卫杀进了大营,这五百人都是跟随李虎南征北战的老卒,攻势异常犀利,一下便撕开了数道叛军临时筑起的防线,叛军主将更是被李虎一箭射杀,一个冲锋便将集结的叛军打散开来。
在混乱中,成建制的汉军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不停砍杀着阻挡前进步伐的叛军,汉军骑兵一路奔杀,势如摧枯拉朽,所到之处人头滚滚落地,叛军被杀得胆寒心裂,四散奔逃。
冲天的大火还有四处奔杀的汉军骑兵无一不在摧残着叛军的斗志,“败了,逃命吧!”,随着叫喊声不断传开,无数叛军溃兵被汉军骑兵驱赶着往叛军中军大营逃窜,此时更本分不清敌我,汉军紧随在后,有叛军将领站在中军大营辕门前厉声呵斥让溃军散去,又命弓箭手射杀敢于靠近的溃兵,可惜溃逃的兵卒更本不听这些,仍旧拼命的向着大营冲击,当溃军冲开了营门之时,紧随在后的汉军骑兵发起了冲锋,随着汉军的不断涌入,黄琛的中军大营燃起了熊熊火焰,照亮了整个夜空。
“叛军已败,杀啊!”
击穿叛军中军大营,骑兵没有理会溃逃的叛军,在火光的照耀下向着叛军后营发起了攻击,此时的叛军早已没了斗志,到处都是逃窜的兵卒,一两个试图反抗的军卒很快便被射杀。
战斗开始的很突然,结束的也很快,大半个时辰汉军便将叛军的三座大营攻破,此战李虎集结了全军的两万余骑兵参加战斗,叛军因为二十日精锐的覆灭加上这两日的血战根本没有像样的阻击,除了在前营遇到了阻力,中军、后军都是一触即溃。
有军卒高呼,“万胜。”
欢呼声响彻夜空....
这时,陆续赶来的汉军快速的跑进了战场,拿起手中的武器开始打扫每个角落,只要是叛军,不管是活的还是死的都狠狠地补上一刀,战场上稍有疏忽都可能造成大军的崩盘,所以打扫战场补刀是非常必要的。
徐州城下,汉军大营,林如海听完贾贵的禀报,站起身子来到大帐外,望着远方抚须笑道:“终是咱们打赢了!”
说罢,转身对陆柄说道:“本官和武威侯说过了,此战你当居首功,另外我会给你们大帅去信,一个二等子的爵位该能稳的。”
陆柄想要的就是这句话,忙抱拳道:“多谢大人提拔!”
林如海回头望着远方,心中叹息一声,看似是朝廷大胜,实则不然,最近金陵方面不断传来战报,白莲教的攻势愈发犀利,忠靖侯和忠诚伯两部大军可经不起这么消耗,应天巡抚张仲元不断来信催促大军迅速平定两淮叛军,抓紧时间南下,否则他要考虑从江浙等地请求援军了,两淮不是这么好打的,连续三日惨烈的大战,大军消耗太多,没有数日的休整根本无力南下。
想到这,又问道:“你部人马休整的如何了。”
陆柄:“林大人放心,除了保留一营老卒之外,其余两营全部是老卒带新兵,大军南下之日定能初步形成战力!”
“好,陆将军当真是军中宿将。”
林如海赞了一句,“本官在给你们大帅的信中提到要将你部扩编,此事他会向陛下和内阁提起,应该不成问题。”
陆柄大喜,“多谢大人!”
www.。m.